2024年度港口行业七大新闻

2025-02-05              新闻来源:中国港口

2024年度港口行业十大新闻涵盖“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政策措施以及港口行业发展成就等,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展现2024年中国港口行业创新发展新局面。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日照港考察,为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港口日照港考察,了解当地推进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情况,对日照港坚持科技创新,积累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给予肯定。在日照港,习近平总书记还亲切慰问了港口科技工作者、运营人员、航运人员,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奋斗,推动日照港管理运营更上一层楼。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趋强,日照港建设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港口是对外交流的纽带,港口发展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关注的重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港口视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港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始终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二、中秘元首共同见证钱凯港开港仪式,“一带一路”合作结出新成果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在利马总统府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钱凯港开港仪式。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努力,一道把钱凯港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不断提升运能运力、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赋能包括中秘两国在内的太平洋沿岸经济体共同发展,使之真正成为秘鲁乃至广大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繁荣幸福之路,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互利共赢,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触手可及的收获感和满足感。钱凯港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 重要项目,不仅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世界树立了一个基于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典范。作为南美首个智慧港口,钱凯港应用了中国最先进的港口建设技术、管理技术和设备设施,也展现了中国在港口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三、多项重大政策相继出台,港口发展迎来新机遇



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2024年11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多项重大政策的出台,为下一阶段港口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港口将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重点深化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枢纽港,加快建设港口群、枢纽港口、主要港口等多层级的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强化重要货类运输系统专业化码头保障能力;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水水中转和“散改集”,加快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 以及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推进港口与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新能源汽车港口滚装码头布局,建设大宗散货混配和接卸中转基地;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推动自动驾驶、无人车示范应用;大力提升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加快提升港口车船清洁化水平;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强“一带一路”港口互联互通合作,建设多元化的国际运输通道,完善全球港航服务网络;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发展国际中转、货物集拼、内外贸同船等服务。


四、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港口新篇章



2024年10月22日下午,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大会指出,《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实施5 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交通运输设施网络更加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大幅跃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现代化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大会对“2023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进行了表彰,通报表扬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任务。山东港口烟台港“于新国创新工作室”团队以及山东省交通厅“智慧港口建设”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国能集团“绿色港口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等入选。中国港口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港口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嘱托,持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不断提升港口韧性和综合服务能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智慧港口建设,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深化“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港口力量。


五、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超5000万TEU,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新奇迹”



2024年12月22日上午,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现场,经由桥吊远程操作,一只身披红衣的集装箱从全自动无人导引车上被稳稳抓起,精准吊装搬运到远洋班轮的甲板上。至此,2024年上海港第5000万TEU装卸成功完成,创下全球港口集装箱运输史上最高纪录。这一“5000万箱级”超级体量的达成,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跃上新台阶、踏上新征程。上海港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国际枢纽港地位日益凸显,集装箱吞吐量连攀新高,重大工程项目圆满竣工启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应用,港口新质生产力积聚赋能……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最好”, 成为港口“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排头兵和领军者,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港口发展的缩影。


六、港口吞吐量再创新高,彰显中国经济强劲的韧性和活力



2024年,全国港口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3.3亿TEU,增速达7% 左右,实现超预期增长,增速有望创近7年来的新高;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75亿t,同比增长3.4%左右, 保持平稳增长。上海港将以创全球港口集装箱运输史上最高纪录的超5000万TEU,连续15年蝉联全球第一;宁波舟山港也以货物吞吐量创13.77亿t 的新高,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港口是国家经济运转的晴雨表,港口吞吐量反映了中国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全球商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在全球经济放缓、供应链重组与贸易摩擦加剧的复杂环境中,港口吞吐量的持续较快增长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体现了中国吸引国际贸易投资、服务于全球市场的能力逐步增强。


七、多座自动化码头相继建成,我国自动化码头数量继续位居世界首位



2024年7月,上海港罗泾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智能化改造后正式开港,上海港罗泾港区也从传统的煤炭矿石装卸码头升级成为绿色智慧港口。2024年11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二期)通过竣工验收。2024年12月2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了60.6自然箱/ h,第十一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目前,我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52座,已建和在建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技术水平总体位居国际前列。不断涌现的自动化码头、智能化港口,正以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